今天是深圳特区36岁生日,一群深圳人在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举行了一个大PARTY。
陷入股权之争的爱游戏体育王石现身活动现场,引起了全场轰动
附王石演讲全文:
谢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这次深圳36岁生日的活动,我APP下载们在这座城市市民的生日。今天上午我还在西安,我还准备下一站是到陕西的另外一个城市。早晨就看报纸,说今天是8月26日,我就想起来,我说,就在不久前邓康延曾经找到我,说“我们筹划了这么多年深圳的特区,这几年也找不到你,能不能今年你在国内待的时间多一些能不能参加一下?”我记得我当时表了两句态,我说“只要时间不冲突,我一定参加!但是我不确定,我就录一段视频表示我的心意。
我今天早上就想到了,我今天庆祝深圳的生日是不是赶回去一趟。按照行程我是明天一早要从西安飞福州,是不是我把陕西今天的活动取消赶回深圳,然后就赶回来了。
非常高兴,对我来讲为什么我特别在乎民间发起的深圳生日的活动,因为我是1983年到深圳,一不小心转眼深圳36岁生日,我到深圳33年了,和深圳几乎同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我是一个深圳改革开放的不仅仅是参与者,而且我是其中的一个获益最多的人之一。我是由于深圳的成长是一个既得利益者,在深圳成长的今天,我们知道深圳36岁了,我相信有活力的城市巴黎、伦敦都上千年了,还在有活力地成长,纽约已经上百年了还在有活力地成长着,上海已经一百年了还在有活力地成长着,我们深圳36年也是成长的开始。
但是对一个人你不要太贪婪,即使我现在觉得身体不错,我觉得还可以来做这个活动,但是作为一个人的工作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对深圳做点什么,不要再从个人的名声、个人的利益,企业的名声、企业的利益,更多地去追求,而更多地是放下一些小我、放下一些自我,变成从特区的角度,今天特区的角度就是我们中国的角度。
我记得十年前或者再早一点,大约是十二、十三年前,深圳有一点焦虑,曾经是全国的排头兵,突然发现全国的城市都在成长,不但是上海而且是环渤海湾、中西部都在成长,好像深圳不“特”了,所以提出了一个命题,就说“深圳,谁抛弃你”。显然我记得当时非常清楚,深圳人不抛弃深圳是没人可能抛弃深圳的,但是我想今天说的是,不是谁抛弃深圳的问题,而是再一次又成为全国瞩目的一个特区。
中国在转型,如果说十年前、十五年前,深圳的经验从深圳的特区成为全国的普惠是非常成功的话,深圳成为全国普惠的一员的话,深圳觉得我们被上海、被天津和其他地方超过去了,但是我们看到今天深圳不但没有被超过去,深圳在如何转型,中国如何转型,现在看深圳的。
我个人知道,一个企业、一个人再成功,他都是有限的,我们深圳的转型成功他不仅仅是深圳也是我们的中国,所以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作为一个时间有限的人,你这个时候再不做贡献,恐怕说不定你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觉得深圳的发展在年轻一代,在年轻人的一代,在更年轻的一代往前发展。因为这些原因,我已然站在这里,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站在这里,可能我明天就会后悔。所以,只要明年这个时间我还在,我一定还站在这里。
我想说的第二个,人都讲宿命,你应该要相信宿命。为什么我们36周年我站在这儿,可以选很多的地方,现在深圳有非常棒的大剧院,非常棒的音乐厅,非常棒的一些场所,为什么民间选的深圳特区36岁生日会选择在书城。我觉得深圳各方面都很成功,各方面值得借鉴,但是就有一点,我们在文化的修养还不够,我们深圳真正要有发展的潜力,在未来还是要更关心我们自身的自我教育、自我文化熏陶。好在80年代我们创业的时候,实际上引来了一批文化人,这批文化人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在像我王石这样的在很浮躁地追求金钱的时候,他们也为了生存挣扎,但是他们心目当中为了文化、为了艺术、为了美的追求,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在非常认真地做一些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邓康延!
所以我非常感谢康延老弟,由于被他的感染我今天站在这里,今天在这里站台还是比较容易,更多地如何把你的精力、把你的时间、把你创造的财富运用到为我们深圳的美好,为我们中国的美好,如何在我们精神层面,在我们精神文化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对于我来讲两点:你如何为特区做贡献,首先你得好好学习,补课,接受教育。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我只身到了哈佛,访问学者的安排现在还没有结束,现在是一个长寿的社会,过去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你这时候去学习晚了,但是长寿社会,你如果作为一个年大的人,你不能为这个社会再做贡献,从社会学的意义来讲,你的生存价值已经没有意义了。如何在长寿当中,我们能够健康地享受我们长寿的社会,你要对社会继续贡献。
所以我在这里发出一个小小的呼吁,类似像我这样的所谓的“成功人士”,你们年龄随着增长,要好好锻炼身体,像我这样。不要把更多的钱放在如何让你苟延残喘上,更多的重症室让你还活着,那叫生不如死。第二是利用你们在深圳的资源为我们的特区未来发展做贡献。谢谢各位!
延伸阅读:
军心骚动?万科管理层背水一战
在越发复杂的股权争夺战中,万科管理层终于在年中业绩会上集体亮相。然而,核心人物万科总裁郁亮罕见的没有出席,在这场持续数月的控制权大战中,继续保持不公开发言的姿态。
然而,8月22日举行的半年业绩会更像是诉苦大会,同比大幅增长的业绩被一语带过,近一个小时的业绩会上,出席的万科管理层更多的在透露股权争夺战对万科的影响,包括管理、人事以及经营等诸多方面。
在问及未来展望时,管理层的表态似乎有所指,“如果未来有一天真的发生了管理层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那么相信大家会理解我们所做出的选择。”隔空喊话?背水一战前的誓词?
骚动的军心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748.娱乐官方网站0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10.4%。
与此同时,上半年万科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实现强势增长。其中,销售面积达140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8%,销售金额为1900.8亿元,同比增长69.9%。该销售成绩已经达到郁亮年初透露的全年3000亿元目标的2/3。
业绩可以成为企业战胜流言蜚语的铠甲,但也可以是压倒骆驼的茅草。遗憾的是万科上半年亮眼的业绩并没有得到持续。7月份,万科在地产销售额上出现大幅下滑,仅实现销售金额274.4亿元,销售面积207.7万平方米,分别环比6月下降35.3%和36.4%。
在管理层的表态中,骤降的业绩似乎与股权变动带来的管理层动荡不无关系。
“6月底,部分股东提出罢免全体董事和非职工代表监事以后,团队出现了不稳定,客户有一些观望,我们合作方也不断询问,这些对我们的业绩是有一些影响的。”执行副总裁张旭坦承道,“7月份销售业绩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7月份和8月份是销售淡季,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股权事件的影响。”
除此之外,“优秀人才也开始对万科的文化和前景担忧而产生观望。”万科董秘朱旭也对记者透露称,“股权事件持续一年多,受影响最大的是员工。6月底以来员工士气发生变化,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公司发展前景感到忧虑。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公司总部的离职率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水平。六七月明显加速。猎头和同行也在借此机会,对公司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集中挖角。”
“公司正努力挽留每一位员工,但说实话,方法有限,效果也有限。”朱旭谈起这个话题显得颇为无奈,“公司未来的工作重点第一个是稳定队伍,第二个是控制风险,第三个是可持续发展。其中,稳定队伍是自万科成立32年后首次提出。”
巧合的是,就在万科管理层发声后的第二天(8月24日),万科周刊发布的一封《万科人的告别信》再次将该公司的人事难题推到公众视野。
股权争夺战带来影响似乎还不止于此。随着土地招拍挂溢价率持续上涨,一向不拿“地王”的万科近年来约七成项目通过合作方式获取。但自6月底以来,部分合作方却担心万科品牌、管理、融资优势不能持续,提出改变合作条件甚至解约,潜在项目拓展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部分金额较大的招拍挂项目也难以邀请同行合作。
“6月底至8月初,公司已有31个合作项目因股权问题而被要求变更条款、暂缓推进或考虑终止合作。”
被看空的万科
管理层的变动甚至影响到了长期投资者们的态度。虽然,有包括恒大集团在内的企业投资者在增持,但投资基金和投资顾问们持有的万科A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已经从去年12月份的19%降至7.2%。
并且,近期包括安本资产管理集团、香港投资公司惠理集团等投资资金已经相继清空和减持了万科股票。
安本驻香港投资经理FrankTian解释称,在万科7月4日结束长达半年的停牌之后,公司已经抛空了所持万科股票。而香港投资公司惠理集团的持仓中,万科已经跌出五大持仓之列。
机构投资者的不看好,也反映在不断下调的万科评级上。目前,已有瑞信、摩根大通、花旗等评级机构对万科股权问题的影响表示担忧。其中,花旗的报告显示,调降万科H股评级至中性,维持万科A股卖出评级。因为,从长期看,股权问题久拖不决对万科的基本面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包括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层稳定性、新项目的获得等。
而标准普尔更是在万科发布业绩后(8月23日)做出首次调低万科的评级展望至负面的决定。这一变化也同样是出于因股权之争对万科管理层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的担忧。
在标普看来,近期恒大的介入进一步增强了不确定性。公司主要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加剧。如果管理层被替换,更激进的股东控制公司,万科的评级将会调减。在此情况下,公司的声誉、稳健的执行历史、强盈利能力以及好的财务纪律均会被削弱。
“倘若未来2~3年,万科的策略变得越来越激进,达到其认为会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或财务杠杆降低的地步,标普可能调低万科和万科香港的评级;倘若与主要股东的控制权争夺获得圆满解决,标普则可能把展望调整至稳定。”标普在其报告中如是称。
还有退路吗?
这一份高涨的成绩单,以及不甚乐观的经营现状和前景,能否影响股权争夺者“控制万科”的想法尚不得而知。但万科管理层能否在资本市场争到一定的话语权,却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
8月21日,万科H公告披露了收购黑石集团的名下商业地产公司96.55%股权的消息。
自此,此前被匿名举报的万科收购黑石旗下商业地产发展商印力集团被做实,万科明确将透过投资基金收购了印力集团已发行股本的96.55%,总计代价128.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38.89亿元,招商银行将提供90亿元的财务支持。
一时间,“万科管理层意图借黑石再造一个新万科,保证股权事件中失利后仍能保持一个团队运作”的猜测甚嚣尘上。
随即,执行董事张旭站出来澄清:“就算没有股权事件,仍然也会收购印力集团,这是万科未来10年作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
其还表示,万科与印力的合作意在其出色的商业运营能力和运营平台,未来还将引入更多的合作者,完成资产证券化至轻资产化运营,而“万科与黑石的合作将不涉及任何股权之争。”
一次的澄清似乎作用不大,对万科管理层背水一战的猜测依旧不绝于耳。在万科业绩会后再次有消息称,万科职业经理人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帝国——万丰系(上海万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万丰与万科企业股中心通过盈安有限、盈安合伙、梅沙合伙、梅沙资本、华能贵诚信托设计了复杂的股权关系顺利连接万科事业合伙人的经济利润奖金,成立了4个资管计划,即金鹏1号、金鹏2号、德赢1号、德赢2号。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万科管理团队在管理体系上分出的一个事业合伙人机制,还在资产运营上创造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万丰系,隐形运作了17年,这是万科职业经理人的后路。
这一消息也马上被万科方面否定。据了解,万科公司经济利润奖金方案集体奖金的奖励对象,2014年通过深圳盈安财务顾问企业认购了金鹏分级1号资管计划和金鹏2号资管计划。目前,有关计划合计持有公司A股股份4.94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是4.49%。德赢1号资管计划持有公司A股股份3.293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是2.98%。
“金鹏计划日常的操盘是资管计划管理人国信证券来决定,由持股合伙人执行委员会来决定整体投资方向,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不担任执委会成员。”万科董秘朱旭解释称,“公司管理层和有关计划没有关系。”
与此同时,亦有接近万科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股权之争还未尘埃落定,万科执行副总裁孙嘉的表述‘如果未来有一天真的发生了管理层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那么相信大家会理解我们所做出的选择。’似乎意有所指。但万科目前的情况,还没到那地步。”
但如果非要评选一个最为“靠谱”万科管理层的退路猜测,万科独董华生的论断当仁不让:“我一直认为万科最后难免两个结局:一是无论大股东是谁,保持万科无实际控制人的现代治理结构,公司长期发展和业主等均可望实现多赢。这是包括我在内许多人不放弃努力的原因;二是管理团队出走卖股变现再创业,资本剩余时代并非难事,对他们自己更可能是幸事。就理论分析来说,前者有意义,后者有意思。”(作者:赵思茵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表评论